真空冷鑲嵌機在金相制樣中發揮著關鍵作用,能夠有效提升樣品邊緣保持性和觀察界面質量。然而在實際操作中,常因材料、操作或設備狀態問題導致鑲嵌缺陷。掌握
真空冷鑲嵌機常見故障的識別與應對方法,有助于提高制樣效率與結果可靠性。

1、鑲嵌樣品中出現氣泡
這是常見的問題,通常由脫氣不充分或樹脂混合不均引起。應確保抽真空時間充足(一般5–10分鐘),在真空狀態下緩慢注入樹脂,使氣泡充分逸出;樹脂與固化劑必須嚴格按照比例混合,并充分攪拌均勻;避免一次性倒入大量樹脂,建議分次澆注。
2、樹脂固化不全或過慢
可能因固化劑添加量不足、混合不勻或環境溫度過低所致。應準確稱量樹脂與固化劑比例(參考產品說明書);在室溫(20–25℃)下操作,低溫環境可啟用設備加熱功能(如60℃加熱30分鐘)加速固化;檢查樹脂是否過期或受潮失效。
3、樣品位置偏移或浮起
多因樣品密度低或注膠過快導致。應在模具底部先倒入少量樹脂,預固定樣品;待初步凝固后再緩慢注入剩余樹脂;對于輕質樣品(如塑料、泡沫),可使用鑷子輕壓定位,或選擇高粘度樹脂減少流動。
4、脫模困難或樹脂粘模
常見于未使用脫模劑或模具表面損傷。每次使用前應在模具內壁均勻涂抹專用脫模劑(如硅油、脫模蠟);避免使用金屬工具強行撬取,應輕敲模具或使用脫模頂針;定期檢查模具內壁是否劃傷,及時更換。
5、真空度無法達到設定值
可能由密封圈老化、腔體破損或真空泵故障引起。應檢查密封圈是否變形、開裂,清潔溝槽并涂抹凡士林增強密封;確認腔體蓋是否閉合到位;檢查真空泵油位是否正常,油質是否乳化,必要時更換泵油;若真空表損壞,需校準或更換。
6、加熱后樣品開裂或變色
多因加熱溫度過高或升溫過快,導致熱應力集中或樹脂過熱。應根據樹脂類型設定安全溫度(一般不超過80℃),避免長時間高溫烘烤;對于熱敏感樣品(如電子元件、低熔點材料),建議采用室溫固化。